阜新机电批发;阜新机电零售
燃气热水器、燃气灶、烹饪器具、水龙头、油烟机、剃须刀等行业产品相继被列入“中国”评价目录,五金行业先后共诞生了近50个“中国”。这些中国企业和产品成为五金行业名副其实的“领头雁”。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,积极培育和打造具有专业细分、有着紧密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,在全国培育了23个五金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。专业细分、产业集群化发展,中国五金行业呈现的一个崭新的特征,产生了积聚效应。--五金行业前景看好,产业结构仍需调整。
五金产品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体现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仅以小小的锁具为例,就足以说明行业的巨变。以前锁具家族只是一般的家用锁、自行车用锁,但随着摩托车、汽车工业、住宅的发展,一些企业随之开发出适合现代交通工具的各类摩托车锁、汽车锁、防盗安全锁。不仅锁的品种增加了,而且传统产品也显示出高科技的魅力,电子锁、指纹锁等相继问世便是有力证明。传统的工具五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。园林工具开始向纵深延伸,修剪枝杈的剪刀不再简单,而逐步被新开发的适合家庭和社区建设的手工、电动工具、锄草机等所代替。
尽管中国五金业得到跨越式发展,有了不小的进步,但毕竟工业底子薄,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距。在高端技术、自主知识产权、品牌的知名度、企业现代管理、物流业态等诸多方面,都需要加强和提升。中国企业的产品不少还属于为国外企业OEM的贴牌生产,同时,国内不少企业的产品还停留在低档市场的低价位竞争上。
五金行业正在推进产业的结构性调整。一是调整行业、企业结构,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,培育一批产品档次高、科技含量高、品牌知名度高、市场占有率高、经济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和“小巨人”企业;二是调整所有制结构,使全行业国有、民营、私营等不同成分的企业比例更加合理;三是调整产品结构,使企业逐步建立产品开发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,加大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;四是调整全国五金产业布局,使其更加合理,整体水平得到提高。